时间:2022-05-09发布:老吴公考网
老吴公考导读:《行测言语必考成语:饮鸩止渴》已发布,老吴公考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。更多2021年国家公务员、各省市公务员、事业单位、选调生、三支一扶、事业单位、教师招聘、军队文职等考试常考高频成语大全,请关注老吴公考网。
【考查成语】饮鸩止渴
【成语必备】
读音:yǐn zhèn zhǐ kě
解释:鸩:传说中的毒鸟,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。喝毒酒解渴。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霍谞传》:“譬犹疗饥于附子,止渴于鸩毒,未入肠胃,已绝咽喉。”
例句:杨嗣昌的加征练饷办法是使朝廷饮鸩止渴。 ◎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三十二章
近义词:剜肉医疮、饥不择食、涸泽而渔、杀鸡取卵、抱薪救火、牵萝补屋、扬汤止沸、剜肉补疮、急功近利、漏脯充饥
反义词:高瞻远瞩、从长计议
【题目汇总】
1.(单选题)阿道司·赫胥黎在《美丽新世界》中描绘了2532年一个依赖生殖技术的人类社会。在那里,人文跟不上科技的发展,人类的“拜物教”越来越兴盛:认为医学可以解决一切病痛,科技可以弥补人文的鸿沟。事实上,这无异于________。
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:
A.饮鸩止渴
B.缘木求鱼
C.镜花水月
D.抱薪救火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空格的内容是对“这”进行解释和评价,而“这”则是指前面人类“拜物教”的倾向,认为医学和科技就能解决一切问题,无需人文。文段作者对这种观念自然是否定的,即认为通过医学和科技来解决一切的想法并不实际,用这样的方法达不到目的。B项“缘木求鱼”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,不可能达到目的,符合文段语境,当选。
A项:“饮鸩止渴”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,但是文段中并没有提及“不顾严重的后果”。
D项:“抱薪救火”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,灾祸反而扩大,但是文段中并没有提及“灾祸扩大”的意思。
C项:“镜花水月”比喻虚幻的景象。但是文段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“拜物教”的观点是错误的,而不是“虚幻、不真实”的。C项不符合语境。
2.(单选题)不充分的发展与发展带来的副作用,就这样在同一片土地上同时存在。这是中国的困境,也几乎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共有的________。就像每个月挣100块钱的人却不得不吃10块一斤的有机大米,其结果必然是饥饿。环保成本的高昂,激化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冲突与矛盾,也成为许多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寅吃卯粮甚至________的现实背景。
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:
A.尴尬 饮鸩止渴
B.际遇 杀鸡取卵
C.难题 涸泽而渔
D.挑战 饥不择食
【答案】A
【解析】第一空:“这是……也是……”表达的是并列关系。由此可知,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“困境”语义及感情色彩相近。B项中的“际遇”意思是遭遇(多指好的),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,排除B项。
第二空:“甚至”一词表达并列关系。由此可知,第二空所填词语应与“寅吃卯粮”语义相近,而且程度更重。文段中的“寅吃卯粮”强调预支现在所有,不顾将来所需。A项中的“饮鸩止渴”强调用错误的方法解决现在的问题,不顾将来的后果,语义与“寅吃卯粮”相关,且程度更重,符合语境,保留;C项中的“涸泽而渔”比喻只顾眼前,不顾长远利益,与“寅吃卯粮”语义程度一致,无法构成递进,排除;D项中的“饥不择食”比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选择,语义上无法构成递进,排除。
本题答案选A。
【文段来源】《生态文明的中国觉醒》
【背景扩充】
杀鸡取卵:比喻只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。
尴尬:①处境困难,不好处理;②(神色、态度)不自然。难题:不容易解决或解答的问题。
挑战:①激怒敌人出来打仗;②刺激对方出来和自己较量;③鼓动对方和自己竞赛。
老吴公考网为您提供2021年国家公务员、各省市公务员、选调生、三支一扶、事业单位、军队文职等考试中的《高频成语大全》《申论试题题库》《行测试题题库》《面试试题题库》《公基试题题库》《时政试题题库》,覆盖了山西、北京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辽宁、河北、天津、陕西、上海、安徽、吉林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甘肃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重庆、云南、贵州、西藏、宁夏、新疆、青海、江西、黑龙江、内蒙古等地区。老吴公考,师资更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