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0-12-27发布:老吴公考网
老吴公考导读:《行测言语必考成语:醍醐灌顶》已发布,老吴公考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。更多2021年国家公务员、各省市公务员、事业单位、选调生、三支一扶、事业单位、教师招聘、军队文职等考试常考高频成语大全,请关注老吴公考网。
【考查成语】醍醐灌顶
【成语必备】
读音:tí hú guàn dǐng
解释:醍醐:酥酪上凝聚的油。用纯酥油浇到头上。佛教指灌输智慧,使人彻底觉悟。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。也形容清凉舒适。
出处:唐·顾况《行路难》诗:“岂知灌顶有醍醐,能使清凉头不热。”
例句:王生闻得,满心欢喜,却似醍醐灌顶,甘露洒心,病体已减去六七分了。 ◎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一
近义词:发聋振聩、振聋发聩、茅塞顿开
【题目汇总】
1.(单选题)城市的文化形象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文化________的整体认知与印象,主要来源于城市的发展哲学、城市精神等构成的理念识别系统,城市各主体的行为方式所构成的行为识别系统以及公共文化空间、文化景观等构成的视觉识别系统。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,城市的文化形象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________的作用。
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:
A.禀赋 振聋发聩
B.特征 醍醐灌顶
C.观感 撼天震地
D.气质 举足轻重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第一空要表达的意思不好直接判断,可从第二空入手。
第二空强调的是,城市文化形象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,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“举足轻重”比喻所处地位重要,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,该项最符合语境。A项“振聋发聩”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,B项“醍醐灌顶”比喻听了精辟高明的意见,受到很大启发,C项“震天撼地”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,这三项都不符合语境,排除。
第一空,“气质”指风格、个性特征,这里用来说明城市的文化特质和风格是可以的。
本题答案选D。
2.(单选题)《自私的基因》出版于1976年,但这本书的魅力、争议和影响力却________。有趣的是,这本书出版时学界还有反对之声,公众则高高兴兴地________了它。几十年过去,书中理论在学界越来越少争议,公众反而________般开始担忧这本书“太过极端”。
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:
A.大放异彩 接收 恍如隔世
B.历久弥新 接纳 醍醐灌顶
C.与日俱增 接受 如梦初醒
D.如日中天 接手 茅塞顿开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第一空:由文段首句“《自私的基因》出版于1976年”可知,文段想强调虽然此书出版时间比较久远,但一直以来,其“魅力、争议和影响力”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退。A项中的“大放异彩”用来比喻有着优异的表现或是突出的成就,与时间无关,排除A项;D项中的“如日中天”用来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,与时间无关,排除D项。
第二空:B项中的“接纳”与C项中的“接受”均可与前文“反对之声”对应,二者用于此处均可,保留B项和C项。
第三空:所填入的词语仍要表达理论界与公众的不同反应。C项中的“如梦初醒”能准确表现出公众对这本书的态度由一开始的“高高兴兴”接受转变为几十年之后的“担忧”的意思,保留;而B项中的“醍醐灌顶”则重在强调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,文段中的公众并未受到学界的影响,也就是说并没有“高明的意见”,排除B项。
本题答案选C。
【文段出处】《自私基因恒久远,洗脑觅母永流传》
老吴公考网为您提供2021年国家公务员、各省市公务员、选调生、三支一扶、事业单位、军队文职等考试中的《高频成语大全》《申论试题题库》《行测试题题库》《面试试题题库》《公基试题题库》《时政试题题库》,覆盖了山西、北京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辽宁、河北、天津、陕西、上海、安徽、吉林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甘肃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重庆、云南、贵州、西藏、宁夏、新疆、青海、江西、黑龙江、内蒙古等地区。老吴公考,师资更好!